標題: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香港居住的歷史 和香港的現今居住........急用!

發問:

香港居住的歷史 和香港的現今居住........急用! 快d快d!

最佳解答:

在未開埠之前,由於地緣關係香港的建築特色與嶺南一帶的沒有分別,都是以傳統中式廟宇、村屋、圍村為主。因為當時大部分香港人都是漁民,所以沿海一帶都建有很多觀音廟、天后廟、侯王廟,來保佑平安。在清康熙八年(1669年)復界後,很多潮州人及客家人遷入元朗、北區等地,為了保衛家園,他們建設了不少客家圍村及更樓。香港著名圍村有元朗錦田吉慶圍、沙田博康邨旁的曾大屋、上水鄉內的上水圍、由彭氏家族興建的粉嶺圍和九龍新蒲崗東光道的衙前圍村。 到了開埠初期,中環太平山街附近人口急增。因此人們開始大量興建唐樓解決居住問題。唐樓不少混合了中式及西式建築風格,常以西式的石柱及裝飾花紋配以中式的小型露臺。由於當時的建築技術所限,一般唐樓都屬3至4層高,分為前、後座,前面設有騎樓,部分則設有露臺,樓底比現代住宅建築為高。唐樓地下一層通常為商舖,樓上則作為住宅。唐樓沒有電梯,只有樓梯連接各層,很多舊式唐樓沒有廁所設施。隨着香港人口不斷上升,城市不斷向西環、銅鑼灣及九龍各區發展,所以唐樓在這些地區不斷湧現,直到香港政府推出公共房屋政策為止。旺角的雷生春,灣仔的藍屋都是著名的唐樓。因為後來開始改用三合土為建築材料,唐樓的樓層可以多達7層。現在大部分戰前唐樓由於城市發展及日久失修而慢慢消失。 一直以來興建的高樓大廈都是作商業用途。直到1953年石硤尾大火,多層樓宇才成為居住樓宇的標準,同時也成了公共屋邨政策的標準。興建於1965年的美孚新邨標誌着私人屋苑時代的開端。首個為中產階層而設的大型私人建築項目就是1972年由太古公司負責的太古城。[4]太古城的設計重點是沒有把土地浪費在銅像或地標身上。[5]這樣的設計成了新標準。1985年重建的香港滙豐總行大廈是香港第一個提供中央空調的商業大廈。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7/HKHSBCBuilding.jpg/150px-HKHSBCBuilding.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香港中環夜景 中環的高級商業樓宇的需要日漸上升。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中環成了大量高樓大廈的集中地。這些大廈構成維多利亞港吸引大量遊客的天際線。 1990年代起,一些住宅樓宇亦以摩天大樓形式興建,部分住宅樓宇的高度比一些國家最高的辦公室大廈更高。現時全港最高的住宅擎天半島第一座是世界第7高的純住宅大廈,其他還有凱旋門、曉廬等等。隨着啟德機場在1998年關閉,因飛機降落安全而設的管制高度也提高了。很多摩天大廈都計劃在九龍興建,包括了西九龍填海區。 2008-05-24 17:32:58 補充: 香港公共屋邨既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5%85%AC%E5%85%B1%E5%B1%8B%E9%82%A8 上面既係香港建築既資料

其他解答:
arrow
arrow

    lvn93zf19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