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建築產業的發展史

發問:

如題 需要知道中國建築產業的發展史 最好是由最初開始發展到現在的發展 越詳細越好 不是香港也不是台灣啊

最佳解答: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http://www.chiculture.net/0514/html/0514a01/0514a01.html 中國建築主要是指1911年以前建造的中國古代建築,也包括晚近建造的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建築。一般來說,中國建築包括官式建築與民間建築兩大類。官式建築在明清時代又分「大式」與「小式」兩種。大式建築包括歷代皇家宮苑、陵寢,以及敕建的佛寺、道觀、壇廟中有斗栱小知識的建築;小式建築則沒有斗栱,一般用於園林中,或較次要的建築中。民間建築,除了散落在各地的風格迥異的民居建築,如士紳商賈的宅院、祠堂、會館之外,也包括一些地方性廟宇。此外,還有一些不能簡單歸類的建築物,如歷代建造的佛塔、橋梁、城台、城市中心的鼓樓、鐘樓、市樓等,也都屬於中國建築的範疇。 中國建築不僅包括中國歷代遺留下來的有重要文物與藝術價值的構築,也包括各個地區、各個民族歷史上建造的具有各自風格的傳統建築。古代中國建築的歷史遺存,覆蓋了數千年的中國歷史,如漢代的石闕小知識、石墓室;南北朝的石窟寺、磚構佛塔;唐代的磚石塔與木構佛殿等等。唐末以來的地面遺存中,磚構、石構與木構建築保存的很多。明清時代的遺構中,更是完整地保存了大量宮殿、園林、寺廟、陵寢與民居建築群。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建築發展演化的歷史。同時,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藏族的堡寨與喇嘛塔,維吾爾族的土坯建築,蒙古族的氈帳建築,西南少數民族的竹樓、木造吊腳樓,都是具有地方與民族特色的中國建築的一部分。 1842年香港正式開埠,但事實上香港的歷史卻可以追溯至遠古時代,部分現存的古老中國傳統建築亦有超過200年歷史。此外,香港近代的發展受中西文化的相互影響,亦留下了一些有相當價值的殖民地建築和文物。香港在近幾十年高速發展成為國際大都會,新廈林立,很多古建築為了重建發展而拆卸。猶幸,在香港現行的古物古蹟法例保護下,一些有價值的傳統中西式建築才得以保存下來;其中包括中式廟宇小知識、民居、祠堂和書院小知識等,西式的則有教會建築物、大學、官邸及政府建築物(如警署、法院、天文台、兵營)等;這些傳統建築分布遍及新界及市區。 在香港現存的中國傳統建築中,圍村小知識可說最具香港本土特色,亦最能反映香港的文化發展。這些圍村能保留至今的寥寥可數,其中著名的有建於明朝成化(約13世紀中葉)年間的元朗錦田吉慶圍小知識和建於清乾隆九年(1744年)的粉嶺龍躍頭覲龍圍小知識等。 香港的西式殖民地建築物中以舊三軍司令官邸小知識為本港最古老的西式建築。它建於1846年,於1984年改建成為茶具文物館,1989年公布為歷史建築。現存的西式教會建築物中,著名的有坐落於中環砲台里的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即今香港終審法院)小知識,據說它建於1840年代,樓高三層,於1989年被列為歷史建築。 古建築是過往歷史文化發展的具體表現,是歷史的見證。香港的傳統建築正好反映了香港早期居民在歷史的長河中默默耕耘,締造了今日香港的文化面貌。作為這些文化遺產的繼承者,我們有責任教導下一代去認識、分享和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

其他解答:
arrow
arrow

    lvn93zf19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