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
香港農曆新年
發問:
香港農曆新年
最佳解答:
香港農曆新年的特色︰ 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 每年農曆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曆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曆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 「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其實,「利是封」也可以用來製造一些賀年的裝飾品呢!!! 總括來說,在香港過農曆新年,可說是多姿多采,眾人聚首一堂,互相恭賀,充滿著濃厚的傳統節日氣氛,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春節,指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的節日,是東亞許多地區傳統上慶祝新的一年的節慶。並為中國大陸、澳門、香港、台灣、朝鮮、韓國、蒙古、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明治維新前的日本等地最重要的節慶之一。 春節的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但口頭上多稱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農曆新年則稱為「元旦」,意即一年的頭一天。 中國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廢陰曆改以陽曆紀年,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但因民間的堅持而未果。後在袁世凱主政期間,將1月1日定為新年元旦,以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但老百姓照舊「過新年」,作家們照舊寫「過元旦」。「春節」一詞真正廣為流行還是在1949年之後。農曆新年現在也被稱為農曆新年、舊曆年。亞太地區中,日本陰曆天保暦在明治維新後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停用,改用太陽曆計日,原來的陰曆便稱之為旧暦。人民的慶祝活動也只在西曆元日起的三天國定假日。不過在沖繩縣以及鹿兒島縣的奄美諸島等部份地區仍有旧正月的慶祝活動。同樣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如韓國及越南,即使官方曆法改用了西曆,官方及民間仍然有農曆春節的慶祝活動。 春節在越南語稱「T?t Nguyên ?án」(節元旦)、日語稱「旧正月」、韓語稱「??」(即新年之意)。 定義 春節的定義有四種: 最狹義的說法,春節僅指正月初一。 第二種說法是配合政府訂定之假期,大致以除夕至正月初三為春節假期。 第三種是傳統習俗上的春節,從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開始,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 最廣義的定義是指從臘月初八臘八節開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龍抬頭結束。民間有「沒出正月就算過年」的說法。 [編輯] 歷史 上古:有說法說堯舜時期已有類似春節的慶祝活動,但是未成規模。 殷商: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祭神、祭祖活動。 西周:春節期間開始有農業慶祝活動。 漢朝:形成正式春節禮儀。 漢朝:開始有爆竹(燒竹子)。 漢朝:團拜禮儀。官員朝賀天子。 魏晉:開始有鞭炮。 魏晉:開始有守歲習俗。 五代·後蜀:開始有春聯。蜀太子題寫的「天垂余慶,地接長春」是中國最早的一副對聯。 宋朝:開始使用火藥製成的鞭炮。 民國:將元旦定義為西曆01月01日,將春節定義為農曆正月初一。 民國: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 文革:文革期間曾經制止工人歇班 [編輯] 假日 以往在華人社會春節是最重要的節日,雖然今天的春節在很多地方已被聖誕節等西方節日看齊,但仍然是高度受重視的節日之一。 在臺灣及中國大陸,春節均為法定假日。 起源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一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曆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節慶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穀穗成熟的形象。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時期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朝為歲首;商朝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說古代所謂「春節」,意思是春天的節序,曾經還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有時也泛指整個春季。漢武帝時推行太陽曆,才明確規定夏曆的正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1]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游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各地習俗 參看:Category: 新春習俗 春節的習俗多種多樣。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過年要掛的紅燈籠臘八:農曆臘月初八,是漢族傳統的節慶,作為「新年」即將到來的信號。傳統上,這一天要喝臘八粥,製作臘八蒜。參見臘八節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爺上天。 拜神、送神、燒香、燃燭、掛燈籠。 拜祖先,上墳。 用柚子葉來洗澡。 大掃除。一般在年廿八進行,即新年前2天至3天,該日要把家裡打掃乾淨,迎接春節。廣東俗語稱「年廿八,洗邋遢」。 貼上揮春、春聯、年畫,一些農村還要貼窗花。 倒貼福字:剛識字的小孩子會說「福倒了」,大人們說「沒倒」,小孩子會執拗的說「倒了!福倒了」,這麼說代表福到了,很吉利。 守歲。 有些地方有賣懶的習俗,即「賣掉懶惰」,例如把麵糰放在椅子上,叫小孩坐上去,黏住屁股,象徵讀書時不會離開座位。 放鞭炮(炮仗)。 放煙花。 互相拜年。華南地區的一些傳統是初一後輩到長輩處拜年,通常是回男家。初二則回女家拜年,開年,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若有親朋好友尚未互相拜年,便會在年初四繼續。 派紅包。(壓歲錢) 踩高蹺。 買年花。 敲鑼打鼓。 闔家團聚。出門在外學習工作的人要回家與父母團聚,一起過年。參見春運、恐歸族 年初三不拜年,香港習俗。年初三又名赤口,傳統上人們儘量不往人家拜年,免生口角。在香港,很多善男信女會到沙田車公廟祈福,轉轉風車,意喻轉出好運,祈求新的一年行好運,老少平安。 不買鞋。廣東民間習俗,指農曆一月不應購買鞋(因為「鞋」與廣東話的「唉」聲相似)。 吉祥話。春節期間,民眾見面都要說恭賀話。例如:恭喜發財、年年有餘、歲歲平安、步步高昇、大吉大利。 不動刀。中國大陸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不洗澡,不打掃。一些傳統中,大年初一不能洗澡或洗頭,也不能打掃,以免洗走或掃走運氣。 除舊迎新。添置一些新衣裳。 年初五迎財神,傳說財神會在這一天下凡送福。這一活動在中國南方非常盛行,90年代以來,某些大城市初五凌晨燃放的煙花爆竹規模已不下於除夕。
香港農曆新年
發問:
香港農曆新年
最佳解答:
香港農曆新年的特色︰ 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 每年農曆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曆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曆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 「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其實,「利是封」也可以用來製造一些賀年的裝飾品呢!!! 總括來說,在香港過農曆新年,可說是多姿多采,眾人聚首一堂,互相恭賀,充滿著濃厚的傳統節日氣氛,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其他解答:春節,指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的節日,是東亞許多地區傳統上慶祝新的一年的節慶。並為中國大陸、澳門、香港、台灣、朝鮮、韓國、蒙古、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明治維新前的日本等地最重要的節慶之一。 春節的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但口頭上多稱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農曆新年則稱為「元旦」,意即一年的頭一天。 中國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廢陰曆改以陽曆紀年,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但因民間的堅持而未果。後在袁世凱主政期間,將1月1日定為新年元旦,以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但老百姓照舊「過新年」,作家們照舊寫「過元旦」。「春節」一詞真正廣為流行還是在1949年之後。農曆新年現在也被稱為農曆新年、舊曆年。亞太地區中,日本陰曆天保暦在明治維新後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停用,改用太陽曆計日,原來的陰曆便稱之為旧暦。人民的慶祝活動也只在西曆元日起的三天國定假日。不過在沖繩縣以及鹿兒島縣的奄美諸島等部份地區仍有旧正月的慶祝活動。同樣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如韓國及越南,即使官方曆法改用了西曆,官方及民間仍然有農曆春節的慶祝活動。 春節在越南語稱「T?t Nguyên ?án」(節元旦)、日語稱「旧正月」、韓語稱「??」(即新年之意)。 定義 春節的定義有四種: 最狹義的說法,春節僅指正月初一。 第二種說法是配合政府訂定之假期,大致以除夕至正月初三為春節假期。 第三種是傳統習俗上的春節,從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開始,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 最廣義的定義是指從臘月初八臘八節開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龍抬頭結束。民間有「沒出正月就算過年」的說法。 [編輯] 歷史 上古:有說法說堯舜時期已有類似春節的慶祝活動,但是未成規模。 殷商: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祭神、祭祖活動。 西周:春節期間開始有農業慶祝活動。 漢朝:形成正式春節禮儀。 漢朝:開始有爆竹(燒竹子)。 漢朝:團拜禮儀。官員朝賀天子。 魏晉:開始有鞭炮。 魏晉:開始有守歲習俗。 五代·後蜀:開始有春聯。蜀太子題寫的「天垂余慶,地接長春」是中國最早的一副對聯。 宋朝:開始使用火藥製成的鞭炮。 民國:將元旦定義為西曆01月01日,將春節定義為農曆正月初一。 民國: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 文革:文革期間曾經制止工人歇班 [編輯] 假日 以往在華人社會春節是最重要的節日,雖然今天的春節在很多地方已被聖誕節等西方節日看齊,但仍然是高度受重視的節日之一。 在臺灣及中國大陸,春節均為法定假日。 起源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一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曆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節慶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穀穗成熟的形象。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時期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朝為歲首;商朝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說古代所謂「春節」,意思是春天的節序,曾經還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有時也泛指整個春季。漢武帝時推行太陽曆,才明確規定夏曆的正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1]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游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各地習俗 參看:Category: 新春習俗 春節的習俗多種多樣。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過年要掛的紅燈籠臘八:農曆臘月初八,是漢族傳統的節慶,作為「新年」即將到來的信號。傳統上,這一天要喝臘八粥,製作臘八蒜。參見臘八節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爺上天。 拜神、送神、燒香、燃燭、掛燈籠。 拜祖先,上墳。 用柚子葉來洗澡。 大掃除。一般在年廿八進行,即新年前2天至3天,該日要把家裡打掃乾淨,迎接春節。廣東俗語稱「年廿八,洗邋遢」。 貼上揮春、春聯、年畫,一些農村還要貼窗花。 倒貼福字:剛識字的小孩子會說「福倒了」,大人們說「沒倒」,小孩子會執拗的說「倒了!福倒了」,這麼說代表福到了,很吉利。 守歲。 有些地方有賣懶的習俗,即「賣掉懶惰」,例如把麵糰放在椅子上,叫小孩坐上去,黏住屁股,象徵讀書時不會離開座位。 放鞭炮(炮仗)。 放煙花。 互相拜年。華南地區的一些傳統是初一後輩到長輩處拜年,通常是回男家。初二則回女家拜年,開年,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若有親朋好友尚未互相拜年,便會在年初四繼續。 派紅包。(壓歲錢) 踩高蹺。 買年花。 敲鑼打鼓。 闔家團聚。出門在外學習工作的人要回家與父母團聚,一起過年。參見春運、恐歸族 年初三不拜年,香港習俗。年初三又名赤口,傳統上人們儘量不往人家拜年,免生口角。在香港,很多善男信女會到沙田車公廟祈福,轉轉風車,意喻轉出好運,祈求新的一年行好運,老少平安。 不買鞋。廣東民間習俗,指農曆一月不應購買鞋(因為「鞋」與廣東話的「唉」聲相似)。 吉祥話。春節期間,民眾見面都要說恭賀話。例如:恭喜發財、年年有餘、歲歲平安、步步高昇、大吉大利。 不動刀。中國大陸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不洗澡,不打掃。一些傳統中,大年初一不能洗澡或洗頭,也不能打掃,以免洗走或掃走運氣。 除舊迎新。添置一些新衣裳。 年初五迎財神,傳說財神會在這一天下凡送福。這一活動在中國南方非常盛行,90年代以來,某些大城市初五凌晨燃放的煙花爆竹規模已不下於除夕。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