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

沙田區有甚麼歷史及古蹟

發問:

沙田區有甚麼歷史及古蹟? 快呀!要交功課,thx at all! 愈多愈好! 10分10分

最佳解答:

沙田區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40公頃。根據2004年香港政府的估計,沙田區的人口約有637,000人,是全港人口最多的區份。而沙田區的沙田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沙田區東部的馬鞍山則於1980年代開始發展並併入沙田新市鎮之內。時至今日,沙田新市鎮已成為香港規模最大和規劃最完善的新市鎮之一[編輯] 地理 沙田區本來只是沙田海及城門河兩岸的填海地,包括大圍、火炭、禾輋、石門、小瀝源、圓洲角及馬料水等地方。但沙田區今日已擴展至馬鞍山一帶,包括烏溪沙等地方。而沙田新市鎮以填海造地方式,將沙田海兩岸的海域利用海堤填海而慢慢變成土地,餘下中央比較深水的地方,成為原來城門河的延伸。 沙田區是香港首批引入城市規劃概念的地區之一。新市鎮的發展設計呈一條由西南向東北伸延的地帶,以城門河為中軸向兩面的山脈發展。沙田新市鎮的市中心設於九廣東鐵沙田站一帶,附近建有政府設施、休憩用地、公共運輸交匯處及一組大型購物商場。 沙田新市鎮發展中期,部份建設(如沙田馬場及沙田第一城)經已落成。 黃昏的沙田 小瀝源 沙田城門河及瀝源橋 晚上的沙田城門河畔 城門河夜景 烏溪沙沙灘 [編輯] 開埠前期 沙田區的地帶古時被稱作瀝源。瀝源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城門河清澈的河水。這個地區早於明朝或更前,便已經有居民定居。由於接近河流,因此當地的居民都是以務農為主。1574年,大圍村於現時的大圍一帶建立,是該區最古老及最大的圍村。其後,也有不少村落於城門河河邊的淺灘發展,例如山下圍、小瀝源村及沙田村等。那時候,城門河的盡頭約於現時獅子橋的附近,其東北已是沙田海,而當時的圓洲角則是在沙田海中央的小島。清朝時,瀝源的四十多條村組成沙田九約,共同肩負瀝源的治安防衛。當時,瀝源未設墟市,村民若要趁墟,必須步行或乘坐小艇前往大埔墟(現稱大埔舊墟)。 由於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沙田納入港英政府。當時,英軍派員勘察,卻將沙田圍誤會為整個瀝源的名稱,結果沙田便成了統稱[2]。1910年,九廣鐵路通車,並於沙田村附近設立一火車站,名為沙田站。自此,沙田這個名稱便逐漸越來越被廣為人知,瀝源這個名稱卻反而慢慢被人遺忘。1920年代,澳籍華僑劉希成購入沙田站附近一帶鹹水田,但卻未作發展[2]。1937年的一場風災,使大埔潮水上漲至6米以上,潮水由吐露港倒灌進沙田海,並使兩岸大片土地遭淹沒,造成嚴重傷亡。1950年,沙田站附近的大塊農地(即現時新城市廣場一帶)被劉希成兒子劉瑞發展為沙田墟[2],並於1956年正式落成,佔地15萬呎。而沙田墟所售賣的雞粥及燒乳鴨亦遠近馳名。可是1962年颱風溫黛吹襲香港,沙田墟和附近的沙田機場再次受到打擊,損毀嚴重。 另一方面,為應付香港人口的不斷提升,港英政府於1960年決定發展衛星城市計劃,將沙田規劃成為一個衛星城市,並於1961年定下首份分區發展大綱圖,其後更將原屬大埔理民府管轄的沙田獨立劃出了沙田區。惟直到1973年,沙田新市鎮發展計劃才正式開始,收回多個原居民鄉村及沙田機場的用地,並進行在沙田海及城門河兩岸大規劃填海工程。1979年,沙田墟發生嚴重大火,整個墟市成為廢墟,因此香港政府亦將沙田墟清拆,以配合沙田新市鎮的發展計劃。1980年代,香港政府決定擴大原先規劃容納大約360,000人的規模,並將馬鞍山納入沙田新市鎮發展的一部份,使沙田區發展至現時的規模。而沙田區議會亦於1981年4月成立。 1574年,大圍村於大圍一帶建立。 1898年,清政府和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一帶納入港英政府,沙田便成為香港的範圍。 1910年,九廣鐵路及沙田車站通車。 1920年代,澳籍華僑劉希成購入沙田站附近一帶鹹水田[2]。 1937年,一場風災使潮水由吐露港倒灌進沙田海,並使兩岸大片土地遭淹沒,造成嚴重傷亡。 1945年,沙田鄉公所(沙田鄉事委員會前身)成立[2]。 1949年,英國皇家陸軍航空隊進駐使用沙田機場。 1956年,沙田墟落成;同年,九廣鐵路馬料水站(現為大學站)建成。 1962年,颱風溫黛吹襲香港,沙田墟和沙田機場損毀嚴重。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落成 1967年,獅子山隧道建成。 1973年,沙田新市鎮正式發展。 1975年,瀝源邨正式正式入伙。 1978年,沙田馬場於正式啟用,九廣鐵路馬場站啟用。 1979年,沙田墟發生嚴重大火,整個墟市成為廢墟。 1981年,沙田區議會成立。 1982年,大型私人屋苑沙田第一城落成,九廣東鐵沙田站及威爾斯親王醫院啟用。 1983年,九廣東鐵臨時大圍站啟用。 1984年,新城市廣場落成。 1985年,九廣東鐵火炭站啟用。 1986年,九廣東鐵新大圍站啟用。 1987年,沙田大會堂啟用,成為香港第二個大會堂。 1988年,沙田裁判法院,沙田公共圖書館,沙田公園啟用。 1991年,大老山隧道及城門隧道啟用。 2000年,香港文化博物館啟用,成為香港最大的博物館。 2002年,沙田政府合署落成啟用,取代部份政府部門於連城廣場的辦事處。 2004年,九廣馬鐵正式通車。 2005年,馬鞍山公共圖書館及馬鞍山體育館啟用。 現任沙田民政事務專員是黎志華[3],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代表負責監督、落實及統籌地方行政計劃在區內的運作,確保當局適當地跟進區議會所作出的建議及促進區內居民參與地區事務,並向政府反映社區的各階層人士所關注的事務及問題。 主條目:沙田區議會 沙田區議會是香港最大規模的區議會[4],共有46個議席,當中包括36位民選議員、1位當然議員及9位委任議員。於1981年4月成立。沙田區議會的會徽背景是青綠色。圖案的線條就像河流一樣,代表沙田的城門河。 沙田分區委員會分為東西兩區,屬下各有三個分會,主要職能包括推動公眾參與地區事務,就籌辦社區活動及推行政府贊助計劃提供意見並加以協助,並就影響該分區的地方問題提供意見,是社區與民政事務總署之間的橋樑。分區委員會的委員來自社會各階層,包括有關地區的區議員,全部由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委任。 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資料[5],沙田區的人口資料如下: 人口特徵 人口: 628,634人 15歲以下: 16.4% 15至64歲: 74.7% 65歲及以上: 8.9% 年齡中位數: 35歲 十五歲及以上從未結婚人口比例 男性: 34.8% 女性: 31.7% 教育 6至18歲人口就學比率: 93.7% 20歲及以上非就學人口具專上教育程度比例: 16.5% 勞動人口特徵 勞動人口: 328 387 勞動人口參與率 男性: 73.4% 女性: 52.4% 合計: 62.5% 工作人口每月主業收入中位數: 11,000港元 住戶特徵 家庭住戶數目: 183,301戶 家庭住戶平均人數: 3.3人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20,925港元 房屋特徵 有人居住的屋宇單位數目: 185 241個 每個屋宇單位的平均家庭住戶數目: 1戶 自置居所住戶在家庭住戶總數目中所佔的比例: 56.3% 家庭住戶每月按揭供款及借貸還款中位數: 8,460港元 按揭供款及借貸還款與收入比率中位數: 26.8% 家庭住戶每月租金中位數: 1,479港元 租金與收入比率中位數: 11.8% 沙田區是一個以住宅用地為主的新市鎮,並且是香港人口最多的區域,現時已經約有640,000人居住[6],預計最終可容納達700,000的人口。而沙田區的65%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6],包括出租公共房屋、租者置其屋及居者有其屋屋苑,主要分佈於城門河兩岸以及半山上的平地。此外,沙田新市鎮的邊沿亦有48條原居民鄉村,居住人口約為29,000人[6]。 主條目:沙田區公共屋邨列表 為配合沙田區的發展,香港房屋委員會早於1970年已計劃興建公共屋邨。最早落成的公共屋邨是位於東鐵沙田站附近的瀝源邨,於1976年落成,共設7座舊長型住宅大廈。第二個公共屋邨為禾輋邨,於1979年落成,現為全沙田最多認可人口的公共屋邨,而新翠邨則為全沙田最多單位的公共屋邨。現時共有17個房委會及1個房協的公共屋邨。

其他解答: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no|||||開埠前期 沙田區的地帶古時被稱作瀝源。瀝源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城門河清澈的河水。這個地區早於明朝或更前,便已經有居民定居。由於接近河流,因此當地的居民都是以務農為主。1574年,大圍村於現時的大圍一帶建立,是該區最古老及最大的圍村。其後,也有不少村落於城門河河邊的淺灘發展,例如山下圍、小瀝源村及沙田村等。那時候,城門河的盡頭約於現時獅子橋的附近,其東北已是沙田海,而當時的圓洲角則是在沙田海中央的小島。清朝時,瀝源的四十多條村組成沙田九約,共同肩負瀝源的治安防衛。當時,瀝源未設墟市,村民若要趁墟,必須步行或乘坐小艇前往大埔墟(現稱大埔舊墟)。 英治時期 由於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沙田納入港英政府。當時,英軍派員勘察,卻將沙田圍誤會為整個瀝源的名稱,結果沙田便成了統稱。1910年,九廣鐵路通車,並於沙田村附近設立一火車站,名為沙田站。自此,沙田這個名稱便逐漸越來越被廣為人知,瀝源這個名稱卻反而慢慢被人遺忘。1920年代,澳籍華僑劉希成購入沙田站附近一帶鹹水田,但卻未作發展[2]。1937年的一場風災,使大埔潮水上漲至6米以上,潮水由吐露港倒灌進沙田海,並使兩岸大片土地遭淹沒,造成嚴重傷亡。1950年,沙田站附近的大塊農地(即現時新城市廣場一帶)被劉希成兒子劉瑞發展為沙田墟,並於1956年正式落成,佔地15萬呎。而沙田墟所售賣的雞粥及燒乳鴨亦遠近馳名。可是1962年颱風溫黛吹襲香港,沙田墟和附近的沙田機場再次受到打擊,損毀嚴重。 新市鎮發展時期 另一方面,為應付香港人口的不斷提升,港英政府於1960年決定發展衛星城市計劃,將沙田規劃成為一個衛星城市,並於1961年定下首份分區發展大綱圖,其後更將原屬大埔理民府管轄的沙田獨立劃出了沙田區。惟直到1973年,沙田新市鎮發展計劃才正式開始,收回多個原居民鄉村及沙田機場的用地,並進行在沙田海及城門河兩岸大規劃填海工程。1979年,沙田墟發生嚴重大火,整個墟市成為廢墟,因此香港政府亦將沙田墟清拆,以配合沙田新市鎮的發展計劃。1980年代,香港政府決定擴大原先規劃容納大約360,000人的規模,並將馬鞍山納入沙田新市鎮發展的一部份,使沙田區發展至現時的規模。而沙田區議會亦於1981年4月成立。 歷史年表 1574年,大圍村於大圍一帶建立。 1898年,清政府和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一帶納入港英政府,沙田便成為香港的範圍。 1910年,九廣鐵路及沙田車站通車。 1920年代,澳籍華僑劉希成購入沙田站附近一帶鹹水田[2]。 1937年,一場風災使潮水由吐露港倒灌進沙田海,並使兩岸大片土地遭淹沒,造成嚴重傷亡。 1945年,沙田鄉公所(沙田鄉事委員會前身)成立[2]。 1949年,英國皇家陸軍航空隊進駐使用沙田機場。 1956年,沙田墟落成;同年,九廣鐵路馬料水站(現為大學站)建成。 1962年,颱風溫黛吹襲香港,沙田墟和沙田機場損毀嚴重。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落成 1967年,獅子山隧道建成。 1973年,沙田新市鎮正式發展。 1975年,瀝源邨正式正式入伙。 1978年,沙田馬場於正式啟用,九廣鐵路馬場站啟用。 1979年,沙田墟發生嚴重大火,整個墟市成為廢墟。 1981年,沙田區議會成立。 1982年,大型私人屋苑沙田第一城落成,九廣東鐵沙田站及威爾斯親王醫院啟用。 1983年,九廣東鐵臨時大圍站啟用。 1984年,新城市廣場落成。 1985年,九廣東鐵火炭站啟用。 1986年,九廣東鐵新大圍站啟用。 1987年,沙田大會堂啟用,成為香港第二個大會堂。 1988年,沙田裁判法院,沙田公共圖書館,沙田公園啟用。 1991年,大老山隧道及城門隧道啟用。 2000年,香港文化博物館啟用,成為香港最大的博物館。 2002年,沙田政府合署落成啟用,取代部份政府部門於連城廣場的辦事處。 2004年,九廣馬鐵正式通車。 2005年,馬鞍山公共圖書館及馬鞍山體育館啟用。|||||沙田王屋村民古屋: 王屋村位於圓洲角東南,約二百多年前由一對來自廣東興寧的王姓夫婦所建。十九世紀時,從廣東南下九龍的旅客和貨物均以圓洲角為交通樞紐,王屋村遂成為商旅的貿易站,直至十九世紀末葉才開始式微。隨著沙田海不斷填土以發展沙田新市鎮,王屋村很多古老建築已荒廢及拆卸。現時剩下來的只有這間古屋,成為圓洲角歷史的標記。這間百年古屋樓高兩層,以青磚砌成,內有精美的壁畫和傳統裝飾。 沙田圓洲角王屋村: 在沙田圓洲角東南,由一對來自廣東興寧的王姓夫婦在二百多年前所建。這裡曾是沙田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旅的主要貿易站。為保留見證沙田新市鎮發展歷史的標記,香港政府將僅餘的這間古屋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沙田車公廟: 車 公 廟 紀 念 的 車 公 ( 車 大 元 帥 ) 是 宋 朝 ( 公 元 960 至 1279 年 ) 名 將 , 曾 成 功 平 定 江 南 之 亂 。 據 說 在 南 宋 末 年 , 宋 帝 昺 南 下 避 難 , 車 大 元 帥 一 直 護 駕 到 香 港 。 後 來 , 車 大 元 帥 不 幸 去 世 , 後 人 為 表 其 忠 勇 , 便 為 他 立 廟 供 奉 。 今 日 所 見 的 車 公 廟 , 於 1993 年 蓋 建 , 取 代 了 300 年 歷 史 的 原 建 築 , 極 具 日 本 建 築 風 格 。 農 曆 年 初 二 是 車 公 誕 , 在 傳 統 的 「 赤 口 」 年 初 三 , 車 公 廟 人 潮 最 為 擁 擠 。車 公 廟 入 口 兩 旁 的 石 柱 上 掛 有 一 副 對 聯 。 廟 宇 左 邊 的 走 廊 上 設 有 解 簽 看 相 的 攤 檔 。 主 殿 兩 旁 建 有 鐘 樓 和 鼓 樓 各 一 。 雄 偉 的 車 公 像 屹 立 於 主 殿 中 央 的 神 壇 上 , 威 風 凜 凜 。 像 旁 便 是 轉 運 的 「 風 車 」 , 善 信 參 拜 後 , 都 會 轉 動 風 車 , 祈 求 好 運 。 道 風 山 基 督 教 叢 林: 道 風 山 基 督 教 叢 林 位 於 道 風 山 , 於 一 九 三 零 年 為 傳 揚 基 督 教 而 創 立 。 叢 林 在 建 成 後 , 隨 後 陸 續 建 立 教 會 、 招 待 所 、 研 究 部 、 出 版 部 、 圖 書 館 及 退 修 中 心 等 。 基 督 教 靈 基 營: 前 沙 田 警 署 位 於 沙 田 頭 村 及 秦 石 村 側 的 小 山 丘 上 , 為 兩 座 建 一 九 二 四 年 的 建 築 物 。 樓 宇 採 用 中 國 式 的 瓦 面 , 牆 身 則 為 英 式 紅 磚 。 二 次 大 戰 後 , 警 署 搬 走 後 , 建 築 物 曾 為 孤 兒 院 及 幼 稚 園 。 現 在 為 基 督 教 靈 基 營 , 為 兒 童 及 青 少 年 提 供 宿 營 服 務 。 曾 大 屋: 曾 大 屋 , 建 一 八 五 零 年 , 因 為 獅 子 山 下 , 因 此 又 名 山 下 圍 。 曾 大 屋 由 曾 貫 萬 建 成 。 大 屋 佔 地 六 萬 呎 , 為 一 座 獨 立 的 中 國 式 青 磚 堡 壘 圍 村 。 該 村 呈 長 方 形 , 採 三 進 式 的 設 計 。 圍 內 的 上 、 中 、 下 三 廳 , 四 角 亦 設 有 更 樓 。 排 頭 村 藍 氏 家 祠: 排 頭 村 位 於 沙 田 車 站 側 , 藍 氏 族 人 在 百 多 年 前 已 由 深 井 搬 遷 至 排 頭 村 居 住 。 當 年 排 頭 村 還 是 背 山 面 海 , 而 藍 氏 家 祠 則 建 在 村 的 前 面 , 面 向 沙 田 海 。 現 今 藍 氏 家 祠 面 前 已 經 是 停 車 場 。 一 九 三 零 年 , 藍 氏 家 祠 曾 用 作 學 堂 之 用 。 萬 佛 寺 萬 佛 殿 及 佛 塔: 萬 佛 寺 由 月 溪 和 尚 在 一 九 五 七 年 創 建 , 位 於 沙 田 排 頭 村 對 上 的 山 坡 上 。 寺 內 放 置 了 超 過 一 萬 個 佛 像 , 使 寺 院 成 為 沙 田 其 中 一 個 著 名 的 旅 遊 景 點 。 銀 禧 水 塘 主 壩 、 水 掣 塔 、 鐘 形 溢 洪 道 、 鐵 橋 及 紀 念 碑: 銀 禧 水 塘 又 名 城 門 水 塘 , 在 一 九 二 八 年 動 工 第 一 期 工 程 , 初 時 可 儲 水 9 億 加 侖 。 及 後 第 二 期 工 程 一 九 三 五 年 展 開 , 除 了 將 主 壩 由 一 百 一 十 五 呎 加 高 至 二 百 七 十 五 呎 及 加 建 八 十 二 呎 高 的 菠 蘿 壩 。 兩 期 工 程 完 工 後 , 整 個 城 門 水 塘 儲 水 量 達 30 億 加 侖 , 為 當 時 英 國 本 土 及 屬 土 中 最 大 的 儲 水 庫 。 下 城 門 水 塘 菠 蘿 壩 、 鐘 形 溢 洪 道 、 鐵 橋 、 導 流 壩 、 水 掣 塔 、 水 塘 閘 主 槽 及 供 水 槽: 下 城 門 水 塘 位 於 城 門 谷 , 主 壩 是 位 於 沙 田 富 山 。 水 塘 和 城 門 河 之 間 建 有 主 壩 及 儲 水 湖 。 九 龍 接 收 水 塘 堤 壩 及 水 掣 房: 九 龍 接 收 水 塘 , 建 成 時 稱 為 德 羅 塘 , 建 於 一 九 二 六 年 , 用 作 接 收 城 門 水 塘 的 食 水 , 再 送 往 石 梨 貝 濾 水 廠 過 濾 。 九 龍 副 水 塘 主 壩 及 水 掣 房: 九 龍 副 水 塘 , 建 成 時 稱 為 九 龍 水 塘 新 塘 , 工 程 在 一 九 三 零 年 展 開 , 在 一 九 三 一 年 正 式 落 成 , 水 塘 容 量 為 1.85 億 加 侖 。 九 龍 水 塘 主 壩 及 水 掣 房: 九 龍 水 塘 位 於 沙 田 及 九 龍 之 間 , 建 造 工 程 在 一 九 零 一 年 正 式 展 開 , 於 一 九 零 六 年 完 成 , 及 後 於 一 九 二 二 年 展 開 第 二 期 工 程 , 包 括 將 原 有 的 土 壩 改 建 為 高 一 百 呎 的 石 壩 , 儲 水 量 增 加 了 150 萬 加 侖 。 希望幫到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vn93zf19t 的頭像
    lvn93zf19t

    香港特色

    lvn93zf19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