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香港的懷舊食物 10 點 ! 快!
發問:
香港懷舊食物 快 做功課 更新: 還要+特色
最佳解答:
1) 辣魚蛋 街邊篤魚蛋是五六十年代產物。當時街邊麵檔價廉,為減成本,便用潮州白魚蛋的下欄,或不太新鮮的魚肉,溝勻再以油炸熟做 不料大受歡迎,成為香港街頭小食的台柱。每天可銷出15,000粒魚蛋,銷量驚人。 2) 用瓦砵盛的砵仔糕 本是四邑地道街頭小食,酬神祭祖也必備此糕點。生隆特別自台山運來砵仔做糕。缽頭的的骰骰,直徑只有兩吋,容量小,受火力便均勻,不似大碗因火力不均造成邊硬中間軟的現象。而且瓦砵煮得愈多愈吸味,用舊瓦砵煮來的糕,會特別香些。 3) 雞蛋仔 五十年代雞蛋仔已經出現。當年小販都用炭爐,手持兩塊重重的生鐵,夾蛋漿燒。近年的雞蛋仔已轉用石油氣爐,鐵夾也輕了。 4) 臭豆腐 本來是浙江紹興的傳統小食,在上海一帶處處可見。臭豆腐之所以奇臭無比,全靠把厚豆腐連「臭滷」(發酵液)及水分,放入密不透氣的容器內發酵而成。 5) 碗仔翅 碗仔翅雖不是真魚翅,但起源卻真的來自魚翅。四五十年代在廟街榕樹頭一帶,街邊檔用俗稱「倒餿水」,即酒家食剩的翅頭翅尾,開豆粉水、落味精、豉油等去賣。今日的碗仔翅當然已由鋪頭自己煲自己調校,沒有魚翅,卻有粉絲。 7) 糖蔥餅 在香港至少有八十年歷史,它之所以叫糖 餅,因夾在薄餅的糖 有如一段段蔥白,是幾十年前小孩子的平價零食。 11) 炒栗 炒栗子本是天津的街頭小食,五六十年代許多北方人南來香港,炒栗子便傳到香港來。今時今日的炒栗子已慢慢被機器取替。 12) 馬仔 香港六十年代賭馬已大盛,馬迷流行一句「食馬仔,贏馬仔」的意頭口號,馬仔更成普羅大眾的至愛零食之一。其實馬仔叫「薩其馬」,本是喇嘛點心,在清朝時傳入中國。起初馬仔常見於北京的點心鋪,後來才漸漸傳到廣州及香港。 13) 麥芽糖夾餅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貧窮小孩的家庭零食是用筷子往手掌般大的小瓦缸挑一圈麥芽糖,夾 兩塊餅乾來吃。近十多年都不見有小朋友吃這種小吃。 20) 豆腐花 有一千年歷史的豆腐花很可能是中國最古老的甜品之一。由從前用籮吊 嗌賣,到後來有豆品廠自己製造,再發展到涼茶鋪、糖水鋪都有得食。 22) 龍鬚糖 原名銀絲糖,傳說是宋代皇帝喜愛吃的其中一款甜點。因為龍代表皇帝,而糖表面又有一層層似龍鬚鬢的糖絲,所以亦有龍鬚糖的稱號。 23) 白糖糕 話說明朝時順德倫教有個小販姓梁,蒸鬆糕時失手,粉質下墜,鬆糕不鬆。但人人皆食後都覺清爽膩滑,結果很快售罄。梁將錯就錯改以白糖炮製,蒸出晶瑩潔白的「白糖倫教糕」,後稱白 27) 蛋散 蛋散的散字正寫為「餚」,此字在一千年前的中國便有,證明歷史源遠流長。 傳統的糖蛋散是以麵粉、筋粉、雞蛋和豬油搓成,扭成蛋散狀落油鑊炸,攤凍蘸開過水的麥糖便可吃。在滿屋發現這個糖蛋散,外形與傳統的完全相同,但做法則有點分別,蛋散蘸的是麥芽糖混合蜜糖,不太甜又無咁油膩,蛋散鬆化香口,別有風味。 28) 格仔餅 由於格仔餅主要的用料是蛋漿,檔主為了增加蛋香,特別用上蛋味重的北京蛋,特別分量也增多,平均一「底」便有大半隻蛋。焗的時間也有規定,約焗4分鐘便會「起」出來,否則會變得硬繃繃。吃時加上牛油、花生醬、煉奶和砂糖,是傳統70年代的食法。 30) 煎釀三寶 「煎釀三寶」通常是在魚肉釀茄子、尖椒、圓椒或豆腐中任選三種。一般人以為魚肉愈多愈好,其實做得好吃也講比例,一分魚肉三分菜的比例口感便最佳。魚肉以要手打、入口彈牙為之正。 31) 丁丁糖 舊時成都走街串巷賣白麻糖的小商販都有一種特制的行頭———小鐵錘一把,外加一塊J型小鐵板,既是分割麻糖的專用工具,又是招攬顧客的特殊道具。成都人以它們敲打出來的“叮叮當”的諧音,將白麻糖起名為“丁丁糖”
其他解答:
砵仔糕(白,黃,黑)~年糕~西米糕~白糖糕~ 黃糖糕~茶果~糯米(慈)(花生,綠豆,豆沙)~ 薯條 蝦多士 糖蔥餅 瓶裝可樂 棉花糖|||||老婆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