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剛做孕婦有什麼事需要留意的?

發問:

剛有孕,又是第一胎,平時吃東西或其他事有什麼需要注意?

最佳解答:

孕婦禁忌 : 飲用太多咖啡 影響胎兒骨骼 由知道已懷有身孕開始﹐媽媽﹑奶奶﹑姨媽﹑姑姑便紛紛提供心得﹐說這些不能吃﹐那些切忌食。其實這些孕婦傳統禁忌有多少是對﹐多少是錯的呢﹖還有﹐有哪些食物﹐是孕婦真正要敬而遠之的呢﹖這裏讓我們詳細道來。 傳統謬誤﹕ 1.不要吃生冷﹑寒冷的食物﹐如涼粉﹑西瓜﹑雪糕﹐這會造成早產﹐甚至小產呢﹗ 這是無科學根據的﹐但孕婦吃後不舒服如出現瀉肚子﹐就最好暫停食用﹐不過﹐對胎兒是絕對無影響的。 2.吃羊肉會令胎兒“發羊吊”﹖ 羊癇風(癲癇的通稱)和羊肉是沒有關系的﹐而且羊肉含豐富維他命B12和鐵質﹐營養豐富﹐孕婦吃絕對有益無害。 3.多喝鮮奶﹐生出來的嬰兒皮膚會很白﹖ 胎兒的皮膚顏色是受父母的遺傳基因影響﹐於成孕那一刻便已決定﹐與懷孕期的飲食無關。 4.吃蝦蟹會令胎兒的皮膚差和產生皮膚敏感﹖ 如果孕婦本身對蝦蟹有敏感﹐在懷孕期應避免進食﹐這是恐怕孕婦對蝦蟹敏感的情況遺傳給胎兒的機會增加。而沒有敏感的孕婦﹐就算吃了都不會令胎兒的皮膚差和產生皮膚敏感。 有醫學根據的飲食禁忌 1.不要過量吸取維他命A。 孕婦攝取太多的維他命A﹐會導致早產和胎兒發育不健全﹐所以每日只可攝取 400-1250微克的維他命A﹐其中豬肝含極豐富維他命A﹐孕婦切忌過量進食。 2.要限制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 攝取太多咖啡因會影響胎兒的骨骼成長﹐有可能出現手指﹑腳趾畸形的情況﹐也會增加流產﹑早產﹑嬰兒體重過輕的情況。最好避免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品﹐如果非喝不可﹐每日不可多過2杯咖啡或3杯半濃茶。 3.避免喝酒 如果喝太多酒﹐會令胎兒畸形﹐影響胎兒智商和生理上的發展﹐基本上是避免喝。2杯啤酒﹑或1杯葡萄酒為極限。 4.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 吃太多高糖﹑高脂肪食物如汽水﹑糖﹑薯片﹐令孕婦過胖﹐從而增加妊娠性糖尿病﹑妊娠性高血壓的情況﹐除增加日後患糖尿病和血壓高的機會之外﹐分娩時也會有困難。 妊娠期間營養需求 妊娠期間,每種營養素的需要量都增加了,然而,各種營養素的增加卻不同,如蛋白質、鐵、葉酸、維生素D、鈣、磷、鎂、需增加50%或更多,其他營養素則需增加15~50%。 ?妊娠第一期(懷孕3~12週) 在懷孕期,母體為了提供胎兒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需要高單位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例如葉酸及維生素B12,在這一階段,孕婦飲食的改變及營養的需要量與懷孕前差異不大,每日只需以均衡飲食為基礎,輔以高單位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即可,不過在這個時期有些孕婦會產生噁心、消化不良、嘔吐等現象,即一般所稱的害喜,因此,在飲食上宜少量多餐,補充維生素,可以食用較乾的醣類食物,例如乾麵包、餅乾等來改善此現象,而且最好將固體與液體食物分開,即在食用正餐或點心時,先吃乾爽易下飯的菜餚,待用餐完畢,間隔一段時間後,在喝湯、水或飲料,盡量避免吃油膩的東西。 ?妊娠第二期(懷孕12~24週) 這時期的孕婦,體重的增加較明顯,約每星期增加0.5公斤左右,胎兒的性器官也會發育完全,大部分在初期的害喜症狀會漸漸的消失。 ?妊娠第三期(懷孕24~40週) 這時期的胎兒快速成長,尤其是腦部的發育,因此母體需要攝取較多的熱量,一天約增加300~350卡,蛋白質及鐵質的需要量會較一般均衡飲食為多。有些孕婦於這時期會有小腿抽筋或牙齒易損的現象發生,可能是血液中鈣濃度不足所致,可多攝取牛奶、奶製品、芝麻、杏仁果及沙丁魚等。 孕婦的飲食不但是量,更是質方面的增加,須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食物,而少吃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鹽份。孕婦於妊娠期間每日所需要的重要營養及其增加量如下: ?熱量 孕婦的基礎代謝率較懷孕前增高15~23%,熱量需要量呈正比增加。故孕婦每天的熱量攝取應比懷孕前增加 200~400大卡。 懷孕第一期孕婦常有噁心、嘔吐現象,且此期胎兒的生長發育不快,故熱量可維持正常的供應,每日攝取熱 量建議增加150大卡。 懷孕第二期胎兒的生長發育日趨加速,此期能量的需要主要是母親本身的需要,每日攝取熱量建議增加350 大卡。 懷孕第三期因體重增加迅速,所需的熱量更多。但因此時的活 動量較少,可抵消部分熱量的消耗。此期的能 量主要是供給胎兒和胎盤的需要,熱量需要量同第二期。 懷孕前的身高、體重、年齡、活動量和健康狀況都會影響熱量的需要,中度活動量的孕婦或體重不足的孕婦 可以每公斤體重需要40大卡來計算。簡易孕期熱量每日需要公式:理想體重X40大卡+300大卡。 ?蛋白質 懷孕期間由於需要足夠的胺基酸來供給胎兒的生長、子宮及乳房的發育和母體血量的增加,蛋白質的需要量 也因而增加。 懷孕前的婦女每天約攝取60公克的蛋白質,而懷孕第二、三期則增加20公克;孕婦及乳母每日蛋白質需要量 約為婦女的1.5倍。 須注意飲食中最好有一半為動物性蛋白質,如肉類、魚、蛋、牛奶等。植物性蛋白質方面可增加黃豆製品, 如豆腐、豆漿、豆干或其他豆類。 各種食物所含蛋白質的量約略如下:牛奶一瓶(200公克)約含5.8公克蛋白質,雞蛋一個(50公克)約含6.4 公克,牛肉70公克約含13.5公克,豬肉70克約含9.4公克,所一個孕婦一天所需的攝取量即自行可約略算出。 胎兒體內累積的蛋白質,從懷孕第四個月開始明顯增加。胎兒係經由胎盤自母體取得胺基酸,因此胎兒血中 胺基酸的濃度高於母體,母體若不能攝取足量的蛋白質,則容易造成低蛋白血 症(Hypoalbuminemia ),甚 至引起子癇前症。 ?脂肪 脂肪是身體能量的重要來源,懷孕期間脂肪可安全地被吸收。在妊娠中期貯存在胎兒身上的2%脂肪,至末期 可增至12%。 脂肪食物中只有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無法在體內由其他的來源製成,主要存於植物,因此懷孕期間須加 補充。 植物性脂肪如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均含有亞麻油酸。 含動物性脂肪的食品如肉、魚、奶油、豬油等,若過份攝取動物性脂肪,由於其膽固醇含量極高,易引起高 血壓及心血管疾病,故懷孕期應多攝取植物性脂肪。 ?碳水化合物 孕婦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妊娠二、三期。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會促進體重的增加及胎兒、胎盤 和母親其他組織的生長。 牛奶、蔬菜、水果、全穀類和麵包等,均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 物。 ?礦物質 妊娠期間礦物質的需求量會增加,維持組織的生長。 鈣和磷: 鈣對胎兒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影響很大,孕婦飲食中若缺乏鈣,會導致母體本身骨骼鈣的含量減少。故懷孕 後須增加鈣的攝取量。 成年婦女每天鈣磷需要量為800毫克,妊娠期間則需多增加400毫克。 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牛奶、小魚、蝦米、蛤、海藻類、牡蠣等。一公升的牛奶含一公克鈣,故孕婦每天應 多喝牛奶。富含鈣及蛋白質的食物幾乎都含豐富的磷,如牛奶、蛋、肉類。

其他解答:

孕婦禁忌 : 飲用太多咖啡, 影響胎兒骨骼 1.不要吃生冷﹑寒冷的食物﹐如涼粉﹑西瓜﹑雪糕﹐這會造成早產﹐甚至小產呢﹗ 羊肉含豐富維他命B12和鐵質 胎兒的皮膚顏色是受父母的遺傳基因影響﹐於成孕那一刻便已決定﹐與懷孕期的飲食無關。 4.吃蝦蟹會令胎兒的皮膚差和產生皮膚敏感 有醫學根據的飲食禁忌 1.不要過量吸取維他命A。 孕婦攝取太多的維他命A﹐會導致早產和胎兒發育不健全﹐所以每日只可攝取 400-1250微克的維他命A﹐其中豬肝含極豐富維他命A﹐孕婦切忌過量進食。 2.要限制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 攝取太多咖啡因會影響胎兒的骨骼成長﹐有可能出現手指﹑腳趾畸形的情況﹐也會增加流產﹑早產﹑嬰兒體重過輕的情況。最好避免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品. 3.避免喝酒 如果喝太多酒﹐會令胎兒畸形﹐影響胎兒智商和生理上的發展﹐基本上是避免喝。 4.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 吃太多高糖﹑高脂肪食物如汽水﹑糖﹑薯片﹐令孕婦過胖﹐從而增加妊娠性糖尿病﹑妊娠性高血壓的情況﹐除增加日後患糖尿病和血壓高的機會之外﹐分娩時也會有困難。 妊娠期間營養需求 妊娠期間,每種營養素的需要量都增加了,然而,各種營養素的增加卻不同,如蛋白質、鐵、葉酸、維生素D、鈣、磷、鎂、需增加50%或更多,其他營養素則需增加15~50%。 ?妊娠第一期(懷孕3~12週) 在懷孕期,母體為了提供胎兒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需要高單位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例如葉酸及維生素B12,在這一階段,孕婦飲食的改變及營養的需要量與懷孕前差異不大,每日只需以均衡飲食為基礎,輔以高單位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即可,不過在這個時期有些孕婦會產生噁心、消化不良、嘔吐等現象,即一般所稱的害喜,因此,在飲食上宜少量多餐,補充維生素,可以食用較乾的醣類食物,例如乾麵包、餅乾等來改善此現象,而且最好將固體與液體食物分開,即在食用正餐或點心時,先吃乾爽易下飯的菜餚,待用餐完畢,間隔一段時間後,在喝湯、水或飲料,盡量避免吃油膩的東西。 ?妊娠第二期(懷孕12~24週) 這時期的孕婦,體重的增加較明顯,約每星期增加0.5公斤左右,胎兒的性器官也會發育完全,大部分在初期的害喜症狀會漸漸的消失。 ?妊娠第三期(懷孕24~40週) 這時期的胎兒快速成長,尤其是腦部的發育,因此母體需要攝取較多的熱量,一天約增加300~350卡,蛋白質及鐵質的需要量會較一般均衡飲食為多。有些孕婦於這時期會有小腿抽筋或牙齒易損的現象發生,可能是血液中鈣濃度不足所致,可多攝取牛奶、奶製品、芝麻、杏仁果及沙丁魚等。 孕婦的飲食不但是量,更是質方面的增加,須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食物,而少吃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鹽份。孕婦於妊娠期間每日所需要的重要營養及其增加量如下: ?熱量 孕婦的基礎代謝率較懷孕前增高15~23%,熱量需要量呈正比增加。故孕婦每天的熱量攝取應比懷孕前增加 200~400大卡。 懷孕第一期孕婦常有噁心、嘔吐現象,且此期胎兒的生長發育不快,故熱量可維持正常的供應,每日攝取熱 量建議增加150大卡。 懷孕第二期胎兒的生長發育日趨加速,此期能量的需要主要是母親本身的需要,每日攝取熱量建議增加350 大卡。 懷孕第三期因體重增加迅速,所需的熱量更多。但因此時的活 動量較少,可抵消部分熱量的消耗。此期的能 量主要是供給胎兒和胎盤的需要,熱量需要量同第二期。 懷孕前的身高、體重、年齡、活動量和健康狀況都會影響熱量的需要,中度活動量的孕婦或體重不足的孕婦 可以每公斤體重需要40大卡來計算。 ?蛋白質 懷孕期間由於需要足夠的胺基酸來供給胎兒的生長、子宮及乳房的發育和母體血量的增加,蛋白質的需要量 也因而增加。 懷孕前的婦女每天約攝取60公克的蛋白質,而懷孕第二、三期則增加20公克;孕婦及乳母每日蛋白質需要量 約為婦女的1.5倍。 須注意飲食中最好有一半為動物性蛋白質,如肉類、魚、蛋、牛奶等。植物性蛋白質方面可增加黃豆製品, 如豆腐、豆漿、豆干或其他豆類。 各種食物所含蛋白質的量約略如下:牛奶一瓶(200公克)約含5.8公克蛋白質,雞蛋一個(50公克)約含6.4 公克,牛肉70公克約含13.5公克,豬肉70克約含9.4公克,所一個孕婦一天所需的攝取量即自行可約略算出。 胎兒體內累積的蛋白質,從懷孕第四個月開始明顯增加。胎兒係經由胎盤自母體取得胺基酸,因此胎兒血中 胺基酸的濃度高於母體,母體若不能攝取足量的蛋白質,則容易造成低蛋白血 症,甚 至引起子癇前症。 ?脂肪 脂肪是身體能量的重要來源,懷孕期間脂肪可安全地被吸收。在妊娠中期貯存在胎兒身上的2%脂肪,至末期 可增至12%。 脂肪食物中只有亞麻油酸,無法在體內由其他的來源製成,主要存於植物,因此懷孕期間須加 補充。 植物性脂肪如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均含有亞麻油酸。 含動物性脂肪的食品如肉、魚、奶油、豬油等,若過份攝取動物性脂肪,由於其膽固醇含量極高,易引起高 血壓及心血管疾病,故懷孕期應多攝取植物性脂肪。 ?碳水化合物 孕婦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妊娠二、三期。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會促進體重的增加及胎兒、胎盤 和母親其他組織的生長。 牛奶、蔬菜、水果、全穀類和麵包等,均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 物。 ?礦物質 鈣和磷: 鈣對胎兒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影響很大,孕婦飲食中若缺乏鈣,會導致母體本身骨骼鈣的含量減少。故懷孕 後須增加鈣的攝取量。 成年婦女每天鈣磷需要量為800毫克,妊娠期間則需多增加400毫克。 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牛奶、小魚、蝦米、蛤、海藻類、牡蠣等。一公升的牛奶含一公克鈣,故孕婦每天應 多喝牛奶。富含鈣及蛋白質的食物幾乎都含豐富的磷,如牛奶、蛋、肉.|||||1.唔好飲酒,因為飲酒會令BB變k形 2.沖涼用暖水 3.食多D燕窩,要補身 4.食多D有益食品,如:牛奶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arrow
arrow

    lvn93zf19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