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銅鑼灣山及香粉寮的歷史

發問:

銅鑼灣山及香粉寮的歷史,有冇d特別ge嘢?

最佳解答:

香粉寮昔日盛產香木,村民曾在此蓋搭寮屋,利用城門河上游之流水,以水力磨粉,故稱「香粉寮」。在1932年,當時一名從澳洲移居香港的德國人連伯氏組織了一個天體會,在星期三、六、日及公眾假期之下午,均可見紅男綠女,絡繹前來參觀或參加。 銅鑼灣山,經百樂徑(私家路)穿過曉翠山莊,接入道風山路。 該建築群是一個揉合了中西文化之地,建築富中國園林特色,尤以有類似佛教寶塔建築設計聖殿的為最具特色,而且名字更有“道”一字,不禁令人聯想起中國的宗教,故常常被人誤會為一座中式廟宇群。其實,道風山是一個由西方傳教士興建的一個基督教建築群,是由一所教堂、一個圖書館,以及一個專門製作和售賣基督教工藝品及書籍的藝術軒組成的。早前政府有意將之列為香港法定古跡,但教會考慮過後,認為有兩個弊處,除要將機構開放予外人參觀影響清靜環境外,建築物亦不可作任何改動,對教會將來的發展有影響,因此拒絕政府要求。政府只能將該處列為二級文物。 入口為一道石拱門,上刻有「道風境界」的四個大字,另一邊則刻上「道風大千」。道風山的主要建築物「聖殿」殿頂瓦列分兩行,外形成八角形,藍瓦紅梁,簷角飛翹,尖頂中央豎立一十字架,每一簷角上,都豎立四個僧侶小像,聖殿外掛著一口從「景風山」搬來的大銅鐘。殿內有「講課室」,是牧師講道的地方,兩旁有聯語:「道與上帝同在,風隨意思而吹」。聖殿下方為靜室,名「蓮花洞」,內懸長明燈,十字架下安放蓮花座,仿如佛堂靜室。 在主建築群外圍小徑經過一條窄路,通過「博愛門樓」及一牌樓式的窄門名「生命門」,題字的人是孫文,旁有「感恩亭」,上鑲六幅彩瓷,是聖經上的六個著名故事。前面便是「大十字架」,昔日面向沙田海(現時沙田市中心),上刻「成了」。旁邊有大石鐫刻著「活在主內」。十字架下還有「望夫石塑像」

其他解答: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arrow
arrow

    lvn93zf19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